momo好物開箱部落格
3C家電最速報

鍋匠MT25超級複合金炒鍋開箱:為講究而生的職人級大眾鍋具 匠心工藝 × 複合金藝術的結晶

分享至

鍋匠MT25超級複合金炒鍋開箱:為講究而生的職人級大眾鍋具 匠心工藝 × 複合金藝術的結晶

『匠心獨運,精工細作』承載台灣鍋具的三十年複合金工藝的最佳結晶

第一次看到這組鍋匠系列的炒鍋,我只想說:「這根本是鍋界的精品展演!」
全系列以「MT25 超級複合金」打造,光是外觀就已經透露出它的專業與細緻——不鏽鋼光澤細膩圓潤、鍋身渾然一體、拿在手上沉穩卻不厚重,處處細節都讓人感受到台灣工藝30年來的堅持與自信。

它不是走那種浮誇風,而是那種「懂的人就會懂」的低調實力派。這種專業廚具,在現在這個講求速成與快炒的年代裡,反而顯得彌足珍貴。

材質與結構:複合層次結構,炒鍋中的黃金比例

這次我開箱的是「MT25系列」的初試啼聲作—28公分炒鍋款,主打的是2.5mm的厚實多層結構,標榜「0塗層0化學添加」的乾淨純粹,讓人用得、吃得更安心。讓我最驚艷的,是這款鍋採用了如下結構:

  • SUS316醫療級不鏽鋼(厚度 0.4mm):抗酸鹼、抗腐蝕,炒酸菜魚、炒果醬、炒義大利麵也不怕,用得安心、吃得開心。
  • 導磁層SUS430(厚度 0.5mm):克服一般不鏽鋼鍋導磁緩慢的痛點,電磁爐、瓦斯爐雙爐通吃,現代的各種家庭都能完美適用。
  • 高導熱合金+複合內層(共 1.6mm):導熱不只快速,更是均勻又穩定,不同於一般的不銹鋼鍋具時常只在鍋底貼上導熱底片,鍋身也能均勻加熱,省瓦斯又省時間。

把這些材料如精密儀器精細地組合在一起,不只是讓鍋具擁有均勻穩定的導熱能力,更讓炒鍋變成了不挑爐具的萬用神器。明火也行、電磁也行,料理自由度整個開到最大!

無塗層的炒鍋?不沾力來自細節

不少人看到「0 塗層」會擔心沾鍋,但鍋匠系列靠的不是塗料,而是物理設計與專業的拋光技術。

是否常聽過「毛孔細化處理」的話術?聽起來炫砲,但究其原理,其實是最簡單常見卻又最困難、最吃技術的「拋光」。

不銹鋼未經拋光的產品經抽壓成型時仍呈現混沌的表面, 此時拋光機組會使用砂輪、麻輪、布輪的多重手續將鍋體內、外部進行拋光,使其光亮光滑平整。

拋光又分為兩種,霧面及鏡面:

光可照人的表面稱之為鏡面拋光鏡面拋光雖光可鑑人,但容易磨損、沾指紋或是油垢,也容易在製造時殘留大量工業用油。

內部表面呈現規則螺紋狀者,稱之為霧面拋光。霧面拋光較不易磨損及產生刮痕,所以多半使用於鍋身內部,但不夠專業的技術或設備不足,則容易造成霧面抛光不良、紋路太深容易在烹煮時卡油卡垢,不僅不好使用,亦不好清洗。

此款MT25不鏽鋼的內部也可看見其上的均勻紋路,耐刮磨、耐刷洗以外,當滴上油滴或水滴之時,也能發現油、水均勻分布,食材亦沒有黏附問題。可見其「霧面拋光」的技術,取得表面處理的平衡狀態,所謂的「毛孔(Well,其實就只是鍋壁啦!)」不易受損,同時也不卡油、不卡渣。烹煮、翻炒起來,那是一個絲滑。

實測結果:只要預熱+下油處理得當,煎魚不沾、煎蛋完整、翻炒時滑順如行雲流水——當然啦,鍋具再好還是需要正確使用邏輯,這款炒鍋就特別適合願意用心對待廚具的你。

使用體驗:中小火就能駕馭各種炒法

老實說,第一次開火時我還怕這麼厚的鍋要熱半天,但實際使用發現,它的升溫速度不僅不慢,而且一旦熱起來就能穩穩保持熱度。用來爆香、快炒、乾煎都得心應手,尤其適合我這種「不愛大火也要炒出香氣」的懶人(或週末料理人)。

在煎雙面魚時,我甚至不需要大火,就能讓表皮焦脆、內裡多汁,還不會有沾鍋的冏境,整個料理過程超級療癒。

重點是,鍋身也同樣是複合金材質,所以不會出現烹煮時鍋身焦黃僅有底部能用的囧況,鍋身亦能完美導熱、完美烹煮,自此開始,炒鍋也是能煎炒燉煮功能兼具的萬用鍋款了!

外觀設計與實用性:美感與功能兼具

鍋匠系列整體設計走的是實用派工藝美學:每一處手把的鉚釘固定都紮實可靠(更癲狂似的達到一百公斤的耐重度,是要把我本人放進去吵嗎XDD)、鍋邊圓滑弧度易於倒菜清洗(可以自己試試,水珠會逆流!讓湯汁不會到處ㄗㄨㄚˊ),外觀拋光卻不滑手,整體平衡性極佳。

更棒的是,它不只兼容多種爐具,還不挑料理方式,從西式乾煎到中式快炒都可以輕鬆應對。這樣的多功能性,讓我深深覺得這口鍋不只是日常工具,更是料理靈感的催化劑。

結語:耐用 × 美觀 × 專業 = 值得擁有

鍋匠 MT25 系列的炒鍋是少數我會想推薦給「不只煮飯,還想煮出層次」的朋友的鍋具。沒有誇張的行銷術語,有的只是 30 年製鍋職人的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結晶。它當然可以陪你天天煮泡麵,但當你想認真下廚、想炒得漂亮、想煮得安心時,它會靜靜地等在你身邊,展現出真正的穩定與實力。

如果你已經對市面上的不沾塗層感到心累,那麼,或許是時候認識這款「不靠塗層也能不沾」的鍋匠系列了。為每一餐,炒出專業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