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自運動筆記
「聽說跑步戴護膝會更容易受傷?」
「反正會愈戴愈鬆,買護具要挑小一號的尺寸?」
不論是愛跑步、常打籃球,還是愛上戶外健行的你
江湖上對於護具的專業知識總是眾說紛紜
運動筆記此次邀請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為大家一一破除常見的護具迷思
擔任過 2008 年台維斯盃中華國家網球隊、2009 年聽障奧運中華國家代表隊物理治療師
2011 年黃博靖出任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至今
他表示,不論是專業選手或一般求診的民眾
在護具使用觀念上,常存有大大小小的迷思,無法讓護具發揮最完全的功能
黃博靖指出,挑選護具之前,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的需求
「為什麼要使用護具?」
是因為腳踝、膝蓋還在痛,但仍想參加比賽?
還是預防受傷,減少運動對關節、腰背的可能衝擊?
以下黃博靖針對最常見的五點護具疑問,提出最專業的解答:
1. 我需要戴護具嗎?護具的主要功能?
一般而言,護具具有兩種功能
一是在有傷的情況下,能止疼與壓迫、減少疼痛,二是預防受傷
如果身上沒有傷,基本上不需穿戴護具
假設平常在操場練跑,或是跑在平坦的路面,預期不會有崎嶇的路面,相對不需護具保護
但若是越野跑或是籃球比賽中,可以預期到的突發狀況多,可以戴護膝或護踝,提供支撐,避免扭傷。
如果已經受傷,有發炎腫脹的情形,像是常見的韌帶扭傷、撕裂傷
穿戴護具可以產生壓迫,減少疼痛
肌肉會變得比較柔軟,不會像硬塊一樣,這些都是護具的保護功能

黃博靖強調,如果運動的過程中,不論新傷或舊傷
明顯還會感覺到疼痛,就不建議繼續運動,最好立即休息,避免傷勢擴大
他舉例,有些跑者過去膝蓋或腳踝受過傷,休息一段時間不痛了,又繼續參加比賽
但跑到 5K 或 10K,之前受傷的地方又開始痛,證明舊傷根本沒治療好
「這種例子很常見,要找出真正疼痛的原因,不是穿上護具就沒事了。」
那此時應該如何處理?雖然臨時棄賽很可惜
但他強調,「未來還能參加很多場比賽,但我們只有一雙腳。」
2.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護具?尺寸挑小一點的比較好,反正會越穿越鬆?
首先要給大家一個觀念:
挑選護具不分使用年齡、男女、初階使用者或職業選手
而是根據兩個要點:使用部位、運動強度,來挑選需要的護具。
黃博靖強調,護具一定要挑合適尺寸
如果太緊會導致血液循環不好,太大則支撐能力不足
此外,護具通常使用年限一到兩年,例如護膝彈性疲乏鬆了就該更換
材質的話,首先一定要有彈性,穿起來比較舒服,也符合關節彎曲、伸直特性
再來建議挑保暖透氣的材質,避免流汗濕悶造成不適
在從事運動強度不高的活動,例如爬山,保暖材質對身體的肌肉活動較好
此外,像是護膝的止滑膠條,也要注意材質,避免因大量摩擦造成過敏

專為女性設計的護膝,雙螺旋支撐片幫助膝蓋關節兩側穩定性,加上凝膠系軟墊有效支撐膝蓋骨,增加穿戴的舒適度。
護具有不同等級的支撐程度,如果沒有受傷,選擇一般護具即可
避免使用支撐力太好的護具,反而有減弱自身肌力的可能性
以護膝舉例,較輕微的傷勢,使用套筒型護膝即可支撐膝蓋側韌帶
有些護膝旁邊多了小彈簧、多個軸點的鐵條,能夠給予更多保護,同時不影響膝蓋彎曲、伸直的動作
3. 戴著護具運動久了容易受傷?我可以穿著護膝跑馬拉松嗎?
很多人都有的一個迷思是,以為穿上護具就沒事了
但護具只是其中一環,黃博靖強調,要保護自己不要受到運動傷害
該做的運動後舒緩伸展、該練的肌力還是要練足
「不是穿護具就能取代所有事情。」
換句話說,不能過度依賴護具,本身該做的肌力強化、運動完放鬆還是不能偷懶
可以藉由加強自身的反應與肌力,達到原本不受傷的目的
「這些東西都夠了,就不一定要穿護具。」
舉例來說,跑者的核心肌群不夠強壯,
參加長跑比賽一旦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程度,跑步姿勢會走樣
此時即使穿著護具,仍有受傷的可能性
所以江湖上才會有穿著護具反而會導致周圍肌群力量不足、容易受傷的說法

4. 我膝蓋、腳踝有舊傷,一定要戴護具嗎?
在舊傷未癒的情況下,黃博靖建議運動時仍穿戴護具
護膝能避免膝蓋側韌帶受到拉扯再度受傷
護踝則能給予腳踝更好的包覆性,固定腳踝移動角度,避免翻船的可能性

細緻剪裁、舒適材質與淡雅色系,提供運動女性另一種「清新」的護具選擇
如果是跑長距離的賽事,像是馬拉松,平時練習就要注意是否會誘發疼痛
當運動強度增加,可能跑久了膝蓋舊傷就會痛,代表造成疼痛的原因,尚未康復
黃博靖指出,很多人以為休息幾個月或半年沒跑步,傷處自然就會好,這是錯誤的觀念
需要找出痛因、對症下藥,才不會反覆發作
他舉例,若是患處局部發炎要消炎,但很多時候傷者的症狀仍停留在發炎期
例如發生在膝蓋外側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需要消除掉拉扯髂脛束的力量
只要肌肉緊繃的力量還在,很容易磨擦又會痛
5. 常見的護具錯誤使用方式?
許多前來治療所的患者,多是受傷一段時間,仍會感到疼痛,所以尋求專業協助
黃博靖說,最常見的護具錯誤有兩種
一種是搞錯真正痛因,另一種是配戴時間過長,反而造成反效果
他舉例,很多人手腕關節三角纖維軟骨(TFCC)旋轉時會痛
戴了護腕也沒用,可能是其他手部遠端肌肉疼痛轉移等病因
「不是痛哪裡就代表傷到哪裡。」
此外,相較護膝、護踝,護腰的錯誤使用率反而更高
很多人因為下背痛,又得長時間彎腰,例如早餐店煎台人員、養老院得常常搬動病人的護理人員、牙醫師等等
乾脆長期戴著護腰,避免一拉扯到就痛。如此一來,反而影響到肌肉的柔軟度。
黃博靖說,曾經有位來就診的牙醫,護腰一戴就是十幾年,導致脊椎活動柔軟度很差
一般人能做到的左右旋轉腰部,他僅能極小幅度的移動腰部,「做起來就是卡卡的。」
在澄清了上述諸多迷思後,黃博靖再度強調
護具僅是保護身體的其中一環,並非萬靈丹
需具備正確觀念,才能避免舊傷反覆發作
治療得宜,加上護具帶來的保護效果,才能發揮最大功用
【科技改善運動生活】針對女性需求設計的護具系列:護腕、護膝、護踝
材質柔軟細緻與透氣,能輕鬆套入、給予良好支撐,加上可調整式彈性繫帶,打造完整貼合的舒適感受
以上文章來自運動筆記
以上文章中提到專為女性打造的護具
是3M的FUTURO For Her系列的護具
可以在以下網址做選購唷
https://www.momoshop.com.tw/category/DgrpCategory.jsp?d_code=1201200414
社群連結